
何为经营思维?!管理层必修课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0:15 点击次数:186
什么是经营思维
有些人认为经营思维在公司只有老板才需要,或者高管才必须具备的能力。事实上,在一家公司每一个岗位、每一位同事都是必须要具备经营思维,因为你的工作并不是“把事情做完就结束”,而是要从公司的整体视角,衡量工作的价值和意义。
1
经营思维:从公司的视角考虑问题
小王在工位上猛敲键盘,把季度报表做得比婚礼 PPT 还花哨。他盯着屏幕里完美闭环的流程线,满意地伸了个懒腰 —— 这活儿,够漂亮!
结果老板扫了两眼就皱起眉:'咱们花三个月优化的退货流程,是让退货变快了,但客户退完再也不买了,这流程跑得越顺,是不是亏得越狠?'
小王瞬间卡壳。这就像在梅雨天气连续给绿植浇了三个月的水,还得意自己从没漏过一次浇水时间。其实啊,经营思维这东西,说穿了就是别只当 '工具人'。而不去思考从组织的角度出发,这件事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论?!
就像保洁大爷擦玻璃时专挑客户常经过的区域多擦两遍,他懂 '这几块玻璃亮了,客户看着舒服,签单概率就高';像润总新拿到的机票一样,永远给客户最有价值的信息,拉货的司机在给客户送货的时候,一定核对清楚自己车上的货物情况,而不会出现客户焦急等待却拉错货的情况。
图片
真正的职场高手,都带着点 '老板思维' 的 '职业病'。
做活动时会算:花五万块搞的直播,卖货只回了三万,这热闹凑得比过年放烟花还亏;写方案时会想:这个新功能研发要六个月,等做出来竞品是不是都更新三代了?就连打印文件都会犹豫:单面打印省时间,但双面打能省半箱纸 —— 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算计,其实都是在给公司的钱包 '缝补丁'。
毕竟职场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,无非是有人把活儿做成了 '流水线作业',有人把活儿干成了 '精准投资'。
所以啊,别觉得 '经营思维' 是老板的专属技能。你多琢磨一句 '这事儿能帮公司多赚点不',可能比熬夜加班只干苦力强 —— 毕竟,能帮老板省钱的员工,谁舍得让他一直坐冷板凳呢?
什么是经营思维?一句话,就是“从公司的视角思考问题”。
2
经营思维:三大核心问题经营思维并非管理层专属的战略工具,而是组织中每个岗位都应具备的底层认知逻辑。其本质是突破个体岗位职责的边界,以组织整体价值创造为出发点,对工作进行系统性考量与优化的思维模式。
经营思维三大核心问题:
1. 这件事对公司赚钱有帮助,是否有更多的价值创造?
不少人深陷 '任务陷阱',将精力倾注于看似繁杂重要的事务,却与组织核心价值链条脱节。
完成任务≠创造价值。
经营思维要求我们从结果出发,问问自己:
我的工作是否在为公司创造收入?
工作成果能否提升客户留存率或市场竞争壁垒?
真正具备经营思维者,始终以 '有用性' 为行动标尺 —— 他们不做流程的奴隶,而做价值的锻造者。
2、团队行动是否支撑长期主义?
短期目标的达成是组织生存的基石,但沉溺于即时效益的追逐,如同饮鸩止渴。当所有行动都聚焦于眼前的 KPI,企业终将在持续的资源消耗中失去增长动能。
拥有经营思维的决策者,始终保持战略前瞻性:
当前方案是否具备迭代进化的可能性?
资源分配是否与中长期战略规划形成共振?
他们的工作逻辑,从来不是 '完成今天的考卷',而是 '为明天的战场储备弹药'。
3. 资源投入是否实现价值最大化?
组织资源的稀缺性,决定了每一分投入都需经受效能检验。将资源精准投放于高价值领域,是每个岗位都应具备的基本认知。
经营思维要求我们建立 '投入产出' 的核算意识:
成本支出与预期回报是否形成正向配比?
现有方案是否存在更优的资源替代路径?
这类思考者拒绝 '资源堆砌式' 的工作方式,擅长用最少的杠杆撬动最大的价值 —— 拥有经营思维的人,不是想着“用更多资源完成工作”,而是用最少、最优资源创造最大价值。
图片